根據《中共汕頭市濠江區委關于制定汕頭市濠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區委、區政府廣泛凝聚共識、匯集各方智慧,制定了《汕頭市濠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濠江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定位、發展重點和重要舉措等,并對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展望。
一、基本框架和簡要內容
《規劃綱要》全面落實“1+1+9”工作部署和“1146”工程,緊緊圍繞“115”工作思路,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走產業強區之路,按照“宜業、宜居、宜游”三大主要板塊進行謀篇布局,全力開啟濠江發展新征程。共分為五篇12章。
第一篇:夯實基礎,描繪發展新藍圖。分兩章節,其中:
第一章,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主要闡述總結“十三五”期間發展成就,分析研判“十四五”期間發展環境。
第二章,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明確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
第二篇:做強產業,打造一流宜業地。分三章節,其中:
第三章,加強港區聯動,構建臨港經濟新體系。主要從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挖掘平臺優勢、重點培育新興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發展數字經濟這五方面構建臨港經濟新體系。
第四章,營造一流環境,構建改革創新新氛圍。圍繞產業強區,著重突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四方面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第五章,發展鎮域經濟,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從聚焦合力打造鎮級堅強戰斗堡壘、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進程、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做強海洋漁業五方面著力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第三篇:補齊短板,打造一流宜居地。分為三章節,其中:
第六章,加強社會治理,建設平安和諧新濠江。主要通過推進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強智慧應急系統建設、全面推進數字政府建設等三方面加強社會治理工作。
第七章,加強生態保護,展現水清岸綠景美新面貌。著重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綠色發展、加強生態建設和修復、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等方面加強生態保護。
第八章,加強民生建設,筑造幸福活力新高地。主要通過推動智慧城市新發展、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全力打造健康濠江、改善民生保障水平、煥發濠江文化新活力、搭建人才聚集平臺等方面加強教育、醫療、文化、人才等各項民生保障。
第四篇:發揮優勢,打造一流宜游地。分為三章節,其中:
第九章,依托資源優勢,打造粵東旅游新模式。從全域旅游空間布局、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優化旅游發展環境三個方面做優“旅游”文章,塑造文化特色鮮明的“中國潮汕文化終極體驗地·汕頭濠江”旅游品牌,全力把濠江打造成粵東地區乃至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第十章,完善基建體系,推動智慧濠江新發展。通過打造智能交通航運體系、加快推動智慧能源系統設施建設、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等三方面打造基礎設施“硬環境”,推動智慧濠江新發展。
第十一章,融入區域發展,建設內聯外拓新市場。主要包含加強現代消費建設、全面融入區域發展、加強國際開放合作、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等四方面內容。
第五篇:全力保障,完善落實新機制。通過第十二章“完善規劃實施機制”,進一步加快落實保障機制、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加強監督考核評估,確保規劃高質高效實施。
二、發展目標和主要指標制定
(一)發展目標
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分步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部署,《規劃綱要》分兩階段對濠江區“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作出具體安排。
“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濠江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如期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環境顯著改善,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建成,科技創新活力得到新激發,改革創新驅動能力加強。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系統功能與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社會治理水平實現新突破。
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二〇三五年,濠江區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大幅提升,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的臺階;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臨港經濟體系;基本實現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明顯增強,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輻射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形成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
(二)指標體系
《規劃綱要》指標體系主要以省、市《規劃綱要》指標體系為基礎,結合我區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調整,從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安全保障五個方面制定了22項指標。其中,預期性指標14項、約束性指標8項。經濟發展方面,我區自加壓力,主動作為,預計至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年均增長10%以上,高于全市3.5個百分點,努力成為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排頭兵。創新驅動方面,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到2025年達50%或以上;民生福祉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資源環境方面,單位GDP能源消耗降幅等指標均完成市下達目標;安全保障方面,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到2025年達1.5萬噸或以上。
三、重點產業布局及重大項目謀劃
《規劃綱要》將圍繞建設宜業宜居宜游幸福濠江發展目標,堅定不移推進產業強區“頭等工作”,全力構建現代臨港經濟體系,提出構建“一帶三區三圈四城”1的 1334 產業強區布局,推動產業集聚、集群、高端化發展。
此外,《規劃綱要》明確了濠江區“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合計286個,總投資2450.39億元,“十四五”期間力爭實現投資1987.66億元,項目涵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能源體系、現代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城市更新、生態環境建設、農業農村建設、民生保障等10個領域,作為“十四五”時期濠江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1“一帶三區三圈四城”:一帶:濱海旅游發展帶(濠江海峽觀光帶、沿海休閑度假環帶);三區:能源發展區、先進裝備制造區、多元產業區;三圈:高鐵經濟圈、臨港物流經濟圈、三嶼圍江灣新區濠江綜合配套經濟圈;四城:中信濱海新城、東湖新城、濠江新城、汕頭南商務濱海新城。
>>關于印發《汕頭市濠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