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市域社會治理做得怎樣,事關人民安居樂業、事關社會安定有序、事關國家長治久安。2019年12月,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啟動,明確提出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為突破口,探索具有中國特色、市域特點、時代特征的社會治理新模式。
作為全國第一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汕頭市近年來堅持“重點創、全面建”,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特區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路子,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汕頭市委政法委、南方日報汕頭新聞部聯合推出“汕頭市域社會治理訪談錄”系列報道,對話汕頭“市—區縣—鎮街”三級黨委書記,聚焦各級創建實踐與創新經驗,展現全市自上而下“一條線落實、一盤棋推動”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濠江區委書記李飛:
構建濠江全域治理新格局
打造全省基層治理樣板
濠江區在全力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方面有何亮點做法?接下來將在哪些重點領域持續發力?近日,南方+記者專訪了濠江區委書記李飛。
南方+:濠江區是汕頭市南部中心城區,近年來在基層治理創新上大膽實踐、積極探索,取得了哪些經驗成效?
李飛:濠江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平安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省領導同志定點聯系工作契機,緊緊圍繞省和市工作部署,把“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擺在全區工作的突出位置系統謀劃、強力推進,以打造全省基層治理樣板、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為重要抓手,加快構建全域治理新格局。
一是黨建引領,重心下移,治理合力更加凝聚。發揮區委“一線指揮部”作用,織密建強組織體系。結合村級換屆選優配強社區帶頭人,高質量完成社區“兩委”換屆,用1個月時間高效完成新設立的南濱社區黨組織籌建選舉工作并配齊“兩委”班子,完善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將組織鏈條延伸到治理“神經末梢”。健全區四套班子成員帶頭聯系街道、社區工作制度,強化組織領導,推動力量下沉、事權下放,統籌整合黨政機關、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多方資源力量,推動形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一盤棋”工作格局。
二是網格服務,科技賦能,治理動力持續增強。推行基層黨建網、城市管理網、綜治維穩網多網合一,全區274個小網格和235個專屬網格集聚黨建、城管執法、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疫情防控等關鍵要素,2000余個“隨手拍”掃碼點布設全域,織大織密“民聲網”,實現“一張網格掌全局”。堅持組織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建強優化網格隊伍力量,在粵東率先建立社區工作者職業化體系,實施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推動格內民警、治保、醫護、志愿者等人員力量互動互融、聯動處置、協同作戰,實現“一支隊伍統全域”。設計開發“網格化信息服務管理平臺”“濠江網格通APP”,打造“派遣→處置→反饋→辦結”業務流程閉環,推動“格中事、格中辦、格中了”,實現“一套系統管全鏈”。
三是示范帶動,全域聯創,治理活力有效激發。以項目化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14個案例入選市級項目庫,其中“兩點一云”項目入選“粵治—治理現代化”2020-2021年廣東優秀案例。深化區社會治理現代化實踐中心、星級家庭、我是安全吹哨人、訴前調解中心等項目的功能實效,加強場景拓展和實戰應用,推動“亮點”成“亮片”,有效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畫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圓。
南方+:濠江區在構建全域治理新格局上有哪些特色做法,實施過程中是怎樣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的?
李飛:濠江區錨定“打造基層治理樣板”的目標,并以此為突破口,多措并舉促善治,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征、濠江特色的社會治理路徑。
一是基層治理模式精準化。接續實施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激發基層治理“紅色效能”,立足濠江實際,探索形成具有濠江特色的基層治理模式。
二是聯系服務群眾常態化。創新開展“雙聯雙到雙服務”活動,區領導直接掛鉤聯系重點企業91家,直接聯系群眾96戶,帶動街道、社區和區直單位1300多名在職黨員干部主動下沉基層,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變“被動受理”為“主動服務”。
三是聯防聯控立體化。建設714路“平安鄉村”街巷安全視頻監控,以區、街道、社區三級綜治中心為匯入點,實現全區2370路視頻資源互聯互通,同步夯實群防群治力量,組建網格巡查干部隊伍、社區治保隊伍、街道應急隊伍共433人,形成聯防到戶、技防到人的安全防控體系。
四是調爭解紛多元化。整合發揮派駐村居法治專員、訴前調解中心、基層司法所、黨員法官工作室等專業力量作用,統籌用好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行業調解等各類手段,強化訴源治理,構建基層一站式多元解紛服務機制,抓好抓深基層法治教育、政策宣講、法律服務、矛盾化解等工作,營造濃厚法治氛圍。
五是治理管控智能化。探索建立“視頻地圖”,歸集綁定點位視頻和地理位置、門牌號碼、居民情況等信息,實現“圖里圖外”精確對應,提升響應處置效能。開發“我是安全吹哨人”二維碼直報平臺,便于群眾參與到安全隱患網上投訴。率先在全市對鄉鎮漁船安裝安全輔助監測設備,加強漁船信息化智能化監管。
南方+:今年是全國第一期試點城市創建考核驗收之年,距離“期末考試”的時間日趨接近,濠江區將在哪些方面持續發力,不斷鞏固拓展試點工作成果?
李飛:濠江區將堅決落實《廣東省平安建設條例》和平安幸福汕頭“六大工程”部署,對標對表上級工作要求及市域社會治理三年實施方案,系統創建、全面推進,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取得新成效,為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區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抓五治提效能。圍繞“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主題,系統梳理我區經驗做法和突出成效,以“1+N”試點先行、案例帶動的形式,構建“孵化—培育—打造—推廣”項目牽引機制,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盆景”連成“風景”。
二是抓創建固基礎。分批穩步有序推進“平安·幸福”社區創建,緊扣“六好六無”目標任務,逐一抓對標,逐項抓落實,完善考評督導機制,實行動態評估,強化長效管理,力推今年完成18個“種子”社區創建工作。
三是抓防范保安全。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施策,完善立體化防控體系,優化區綜治中心智能化建設,進一步拓展“雪亮工程”視頻觸角,推動綜治信息共享。加強重點人員、重點區域、重點事件等相關數據收集匯總,完善社情地圖,及時分析研判,強化全周期管理、全鏈條防控,提升重點領域隱患防范化解能力,全力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