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會作汕頭市濠江區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請予審議。
因上級指標對賬工作尚未完成,2015年預算執行及2016年上年結轉數在決算編制匯總后會有所變化。
一、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5年,區財政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和體制調整帶來的減收壓力,主動作為,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著力優化支出結構,全面貫徹落實各項財政改革政策,依法理財,保障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一)全口徑預算執行情況
1、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5年全口徑財政收入184974萬元(含華能濠江電廠中央、省、市庫收入21529萬元),同比增收20907萬元,增長12.74%。其中全口徑稅收收入160712萬元,同比增收18963萬元,增長13.38%,全口徑非稅收入24262萬元,同比增收1944萬元,增長8.71%。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39725萬元(含上級支出48236萬元),上解支出2297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0853萬元,支出總計162875萬元,同比增支58923萬元,增長56.68%。支出按功能分類科目分解如下:
(1)一般公共服務8704萬元;(2)國防361萬元;(3)公共安全3810萬元;(4)教育36642萬元;(5)科學技術2198萬元;(6)文化體育與傳媒1134萬元;(7)社會保障和就業13464萬元;(8)醫療衛生17970萬元;(9)節能環保655萬元;(10)城鄉社區事務19897萬元;(11)農林水事務13604萬元;(12)交通運輸4037萬元;(13)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4315萬元;(14)商業服務業等事務1334萬元;(15)金融監管等事物支出10萬元;(16)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1268萬元;(17)住房保障支出2931萬元;(18)糧食物資管理事務328萬元;(19)其他支出7003萬元;(20)債務還本、付息、發行費支出20913萬元(21)上解支出2297萬元。(以上詳見附表一)
2、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5年基金收入57148萬元,上級補助收入4863萬元,基金支出65012萬元(含上級支出3897萬元),調出資金3587萬元,上年結余9626萬元,累計年末結余3038萬元。
(二)本級預算執行情況
1、本級公共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1)收入完成區人大預算調整計劃情況:2015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932萬元,完成預算調整計劃的100.08%,同比增收1582萬元,增長3.08%。其中:稅收收入32744萬元,同比增收987萬元,增長3.11%,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61.86%,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非稅收入20188萬元,同比增收595萬元,增長3.04%。國稅局收入10043萬元,完成預算調整計劃100.14%,同比增收1723萬元,增長19.64%;地稅局收入24313萬元,完成預算調整計劃100.05%,同比增收230萬元,增長0.96%;財政局收入18123萬元,完成預算調整計劃100.08%,同比減收371萬元,下降2.01%。
(2)收入完成市下達目標情況:年初市分解給濠江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目標為55458萬元,比增8%,其中包含了已在金平、龍湖納稅的跨區建安房地產業的稅收,經市確認,清算稅收2970萬元,加上本級實際完成收入52932萬元,合計55902萬元,完成市下達目標的100.8%,增長8.86%。其中:稅收收入35714萬元,增長12.46%,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63.89%,比上年提高2.05個百分點;非稅收入20188萬元,增長3.04%。
(3)支出完成情況:2015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91489萬元,債務還本支出20853萬元,上解支出2297萬元,支出總計114639萬元,完成預算調整計劃的96.05%,同比增支48787萬元,增長74.09%。
(4)本級收支平衡情況:2015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2932萬元,上級財力性補助收入23737萬元,債券收入26853萬元,結轉下年上級專項補助收入2130萬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307萬元,調入資金4107萬元,上年結余14317萬元,當年收入總計128385萬元。當年支出總計114639萬元,年末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364萬元(含超收收入補充41萬元),結余11382萬元,其中專項結轉下年支出11217萬元,凈結余165萬元。
2、本級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15年本級基金收入57148萬元,本級基金支出61115萬元,結轉下年上級專項補助收入966萬元,上年結余9626萬元,調出資金3587萬元,年末結余3038萬元(其中上級結余966萬元)。
(三)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情況
1、收回結轉兩年以上資金情況
根據國辦發【2014】70號文和財預【2015】15號文的要求,收回結轉兩年以上資金和2013年及以前年度權責發生制核算的資金共25995萬元,按規定范圍重新安排支出,已形成實際支出19370萬元,余額6625萬元作為2016年預算調入資金統籌使用(詳見附表七)。
2、收回列入2015年預算資金情況
已列入2015年初預算和預算調整部分資金,因部門項目未啟動、不需要繼續使用、項目結余資金7932萬元,收回重新安排亟需支出項目,加上預算調整后新增上級財力性補助4390萬元,共12322萬元,主要安排用于磊廣路和達南路基礎設施建設3875萬元,中信新城項目5000萬元,工資改革3400萬元,馬窖街道排污溝整治28萬元。
(四)政府債務管理情況
1、政府債務限額
根據汕市財預【2015】229號文精神,上級核定我區2015年政府債務限額9428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71302萬元,專項債務22986萬元。按規定該債務限額需由人大審批后向社會公開。
2、截至2015年底政府債務余額
按照各單位上報情況,截至2015年底,我區政府債務余額85385萬元,其中一般債務63385萬元(含一般債券26853萬元),專項債務22000萬元。政府債務余額在限額以內,符合規定。另有限額外或有債務65120萬元。(詳見附表八)。
(五)全區財政工作情況
2015年,區財政工作認真執行區人大會議通過的財政預算、調整預算決議,著力優化收支結構,堅持厲行節約,加強依法理財。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財政收入提質增收。面對新常態下經濟下行、體制調整、財政增收放緩的嚴峻形勢,區財政部門積極貫徹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等政策措施,全力以赴組織財政收入,逐步建立以稅收收入為主導、非稅收入適當補充的公共財政收入體系,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均小幅超收于區人大通過的計劃和市下達的預期目標,增長率(8.86%)在全市排名第三位,收入質量明顯提高,稅收收入增長率(12.46%)全市最高,非稅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36.11%,同比下降2.05個百分點,低于全市平均非稅占比2.52個百分點。
2、優化支出結構保民生促發展。一是財政投入繼續向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十類民生領域傾斜,支持補短板、兜底線,促協調,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全年十類民生支出110662萬元,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79%,較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促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勞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等公共事業發展。二是統籌各類資金安排重點項目支出,全年共支持園區、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設56769萬元,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三是壓縮一般性支出,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國務院“約法三章”的要求,“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參照市辦法出臺區行政事業單位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管理辦法,落實公車改革政策,公車費用節支率達到7%。
3、統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按照中央、省、市的有關政策要求,全面清理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對結轉兩年以上的資金全部收回政府統籌使用,按規定用于消化缺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工資改革等亟需支出的領域。制定出臺《進一步做好濠江區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工作實施意見》,明確部門職責,建立問責機制,健全盤活資金長效機制,規范財政資金管理,提高預算執行的時效性和均衡性,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
4、積極主動爭取上級支持。一是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主動與上級對接協調,爭取上級加大對我區財力性補助力度,2015年財力補助收入共23737萬元,比上年增加4997萬元,一定程度解決財政收支缺口的問題;二是積極爭取上級債券資金,2015年上級共下達置換債券20853萬元、新增債券6000萬元,節約償債成本,緩解區償債和建設資金壓力;三是多渠道爭取上級專項補助, 2015年專項補助共55225萬元,比上年增加3757萬元,解決我區建設發展等資金缺口的難題,推進穩增長、促發展政策的落實。
5、全面推進財政信息化建設。在貫徹新預算法、落實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積極推進財政信息化管理,建設集辦公自動化、預算編制、預算執行、資金申請、資金下達、資金支付等為一體的財政業務綜合管理信息平臺,實現財政與全區預算單位全面聯網,為人大聯網監督提供基礎和保障,增強財政運行的透明度,促進財政管理方式改革,提升預算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財政內控制度,確保財政資金安全運行,促進依法理財。
總體看,2015年財政運行基本平穩,財政收入提質增收,各項支出基本得到保障,財政管理改革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發展工作落實,促進了濠江區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財政運行還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增幅明顯趨緩,工資改革、養老并軌等剛性支出需求急劇膨脹,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環境整治、基層組織建設等支出不斷增加,財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財政收支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資金使用效益需要提高;部分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防控有待加強,等等。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困難和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6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6年,財政平穩運行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全球經濟將延續疲弱復蘇態勢,國內投資增速放緩,消費動力不足,這將明顯影響財政增收,但財政剛性增支需求加大,2016年財政形勢依然嚴峻。
收入方面。一是市區4:6稅收分成比例政策執行至6月底到期,區本級收入將可能大幅減收;二是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部分重點行業生產經營困難,必然對稅收帶來影響;三是“營改增”擴圍等結構性減稅政策將進一步影響財政增收;四是上級繼續出臺減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加強非稅收入管理,非稅收入來源進一步萎縮。
支出方面。一是落實國家工資改革和養老并軌政策,財政基本支出快速增長;二是落實上級各項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財政剛性增支壓力繼續加大;三是推進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項目需要財政資金增加投入。
2016年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化財政改革的關鍵一年,我們將全面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圍繞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工作,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繼續貫徹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政策;圍繞市工作部署,積極穩妥組織收入;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盤活存量、用好增量,主動適應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保民生、保運轉、保重點、壓一般;加強政府債務管理,防范財政風險,促進全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6年區支出預算安排的基本原則是:一是優先保障中央、省、市出臺的資金用途具體到個人的民生支出;二是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正常工資津貼和基本運轉;三是保障政府重點項目支出,穩增長、調結構;四是按照厲行節約規定,基本保障部門工作性專項經費。
(一) 一般公共財政預算草案
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1)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2016年全區全口徑收入預計198827萬元,比增7.49%。按照市分解目標的口徑,列入人大審議的2016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預計57325萬元,比上年同口徑收入52932萬元增長8.3 %。其中稅收收入36757萬元,比增12.25%,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64.12%;非稅收入20569萬元,比增1.89%,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35.88%。國稅局11593萬元,比增10.45 %;地稅局28026萬元,比增15.27 %;財政局17706萬元,下降2.3%。(詳見附表一)。
另結合市分解目標的要求,確定2016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奮斗目標58860萬元,增長11.2%。
(2)上級財力性補助收入
列入年初預算的上級財力補助收入19669萬元,主要是返還性收入2903萬元、調資補助1996萬元、農村稅費改革資金1260萬元、市體制確定轉移支付補助6291萬元、市下劃機構補助基數1927萬元、2015年耕地占用稅基數內返還1251萬、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299萬元、中央均衡性補助收入1692萬元、其他結算收入補助50萬元。(詳見附表五)。
根據《關于印發廣東省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粵府辦【2014】31號)要求,市縣統籌使用上級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應按照民生支出、運轉支出、協調發展支出的順序和使用范圍安排使用,列入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3)上級專項性補助收入
根據市提前下達的指標文件,列入年初預算計劃的上級專項性補助收入25357萬元。(詳見附表六)。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財政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粵府辦【2014】31號)要求,上級一般性轉移支付列入年度預決算報同級人大審議。目前上級下達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主要有兩類:一是可以統籌使用的財力性轉移支付(即上述第2點表述的上級財力性補助收入),二是指定用途的專項性轉移支付,是按照指定用途安排支出,列入上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4)預算穩定調節基金
2016年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364萬元。主要是2015年超收收入41萬元、2014和2015年政府性基金結轉超過當年收入30%部分調入公共財政統籌使用資金2323萬元。
(5)調入資金
2015年收回財政、部門結轉兩年以上資金及地稅交回存量資金共6625萬元,作為2016年預算調入資金統籌使用。
(6)上年結余
上年結余11382萬元,其中凈結余165萬元,專項結轉11217萬元(上級2130萬元,本級9087萬元)。
綜合上述六項,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122722萬元。
2、 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1)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根據預算的財力和有關方面需求,按照“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保重點”順序,安排2016年支出計劃為97249萬元,比上年年初計劃增加7668萬元。
2016年本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主要安排情況是:一是基本支出47547萬元,主要包括人員工資津貼、住房公積金、醫保、公用經費;二是項目支出37584萬元,主要包括民生支出、部門工作性專項、重點項目支出、上年專項結轉支出、預備費等;三是使用非稅收入相應安排項目支出10800萬元;四是上解支出1318萬元。
按功能分類科目分解如下:
(1)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12310萬元;(2)國防588萬元;(3)公共安全3542萬元;(4)教育35074萬元;(5)科學技術522萬元;(6)文化體育與傳媒150萬元;(7)社會保障與就業8650萬元;(8)醫療衛生6946萬元;(9)環境保護241萬元;(10)城鄉社區事務10073萬元;(11)農林水事務2117萬元;(12)交通運輸42萬元;(13)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244萬元;(14)商業服務業等事務266萬元;(15)金融金融監管等事務5萬元;(16)國土氣象等事務684萬元;(17)住房保障支出1619萬元;(18)糧油物資管理事務427萬元;(19)預備費 1500萬元;(20)其他支出9963萬元;(21)債務付息和發行費970萬元;(22)轉移性支出1318萬元。(詳見附表二)。
2016年本級公共財政支出預算,對比2015年初預算計劃,增加7668萬元,主要增減支因素是:一是基本支出增支7017萬元(主要是兌現工資改革、公車改革交通補貼、第13和14個月工資、新增人員、機關單位月公用經費低于5000元的調整為5000元等增支);二是政策性增支7388萬元(主要是債券利息和發行費、基層服務綜合平臺建設、扶持建筑業發展專項資金、平安視頻建設、出生缺陷綜合防控項目機構建設等);三是預備費增支500萬元;四是工作性專項和政策性專項預留增支375萬元;五是上年專項結轉減支2470萬元;六是非稅收入安排項目支出減支3711萬元;七是上解支出減支1431萬元。
(2)上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
2016年上級公共財政預算支出25357萬元。主要是按照上級提前下達專項補助收入指定用途安排的支出。(詳見附表六)。
綜合上述兩項,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122267萬元。
3、公共財政預算平衡情況
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計122722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計 122606萬元,收支相抵,結余116萬元。
(二) 政府性基金預算草案
1、 基金收入
(1)本級基金收入
2016年本級基金收入143916萬元,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加86768萬元。主要是土地出讓基金收入133956萬元。(詳見附表三)。
2016年土地出讓基金收入以供地計劃為基礎,結合當年實際情況預計可出讓土地34宗,面積2838.81畝,價款收入共152631萬元。以上總價款扣除上繳省市農業土地開發資金678萬元、省農田水利建設資金83萬元、省教育資金49萬元、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11665萬元及轉列公共預算的區級農田水利建設資金83萬元和教育資金117萬元,本級土地基金收入139956萬元,具體項目為:
—招標2宗,面積1004.59畝,價款16740萬元(南山灣九宗地塊);
—掛牌18宗,面積1349.16畝,價款125943.5萬元(其中:中信南濱片統征地3宗374.73畝,預計價款66345.5萬元(按分期額50%計);南山灣4宗292.04畝,預計價款15186萬元;河浦產業轉移園及濱海工業區6宗174.69畝,預計價款9100萬元;三聯工業區1宗10.1畝,預計價款410萬元;雨傘塭1宗249.38畝,預計價款21700萬元(恒大項目按分期額50%計);廣澳物流園1宗93.75畝,預計價款3500萬元;廣澳油庫區一期1宗139.45畝,預計價款5202萬元;青云山莊1宗15畝,預計價款4500萬元);
—協議3宗,面積31.86畝,價款91.5萬元(其中:佛教學會2.4畝,43萬元;供電局4.76畝,20萬元;澳頭“三舊”改造24.7畝,28.5萬元);
—補繳4宗,面積234.66畝,預計補繳地價款6232.66萬元(其中:濠江花園5000萬元;珠浦居委會(住宅、商業)面積125畝,716.81萬元;珠浦居委會(住宅)面積109.66畝,510.85萬元;其他5萬元);
—劃撥(劃留)7宗218.54畝,預計劃撥收入3623.31萬元。
(2)上級基金專項收入
根據市提前下達的指標文件,列入年初預算計劃的上級專項性補助收入964萬元。
(3)上年結余
上年結余3038萬元,其中上級966萬元,本級2072萬元。
綜合上述三項,2016年基金收入總計147918萬元。
2、 基金支出
(1)本級基金支出
2016年本級基金支出146347萬元,比上年實際完成數增加85232萬元。主要是安排土地出讓基金支出141291萬元、城市建設配套費支出4970萬元、福彩公益金預算支出77萬元,其他9萬元。(詳見附表四)。
按照我區各項征地及建設項目的實際進度,并充分考慮當年土地基金收入狀況, 2016年計劃安排土地出讓基金支出141291萬元,主要安排區內各項目的征地成本和建設、土地收儲、歷史遺留未付補償、區公共設施道路建設及中信新城項目征地和建設投入等,主要的支出項目有:
—2016年預征地和收儲成本及配套2233萬元,其中:青洲鹽場項目983.94畝,收儲費用1000萬元;遠思墓園(安置區)項目28.49畝,收儲費用370萬元;遠思墓園三期項目49.47畝,收儲費用463萬元;產業轉移園區河浦統征地項目18.82畝,征地款200萬元;茂洲次中心和馬滘綜合體項目前期費用200萬元。
—2016年區已征地成本27094萬元。其中:磊廣路征地10115萬元;廣澳油庫區一期用地4145萬元;沿江北路污水管網征地項目3326萬元;馬滘工業園區生活配套區基礎設施工程項2553萬元;青洲鹽場用地收儲項目1635萬元;金源資產地塊613萬元;其他征地項目1082萬元;退回財政專戶2010年已代墊耕地占用稅1625萬元;預留征地成本支出2000萬元。
—2016年以收定支封閉管理項目安排支出84745萬元。其中:中信新城南濱片統征地項目按照當年相關土地出讓收入及有關協議安排建設投入66659萬元,其中:蘇埃通道建設27000萬元;博覽中心22000萬元;道路建設12352;五金一費投入4139萬元;利潤投入1168萬元。南山灣產業園區及主干道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8086萬元。
—解決歷史遺留應付未付征地款2538萬元。其中:河浦大道退耕土地征地補償438萬元;產業轉移園歷史征地1000萬元;三聯歷史征地本息100萬元;預留解決歷史遺留征地欠款1000萬元。
—園區配套建設及區重點基礎設施建設18744萬元。其中:八路一橋建設費用5000萬元;達南路回購款4500萬元;廣澳物流園道路建設(廣澳路、廣澳橫二路)項目1500萬元;虎頭山隧道工程勘察設計及設計咨詢費1500萬元;電子電路園基礎設施建設1000萬元;塔頭危險品庫區B02-2和B02-4地塊619萬元;人民醫院改擴建工程500萬元;磊廣路達南路電力通道建設工程500萬元;河玉路西段升級首期改造工程500萬元;濱海工業區道路建設(緯一路改造)項目500萬元;其他項目1525萬元;預留城市建設支出1000萬元;預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100萬元。
—計提的五金一費支出4949萬元,其中:出讓業務費支出3330萬元、廉租住房資金支出167萬元(按協議專項用于中信濱海新城相關項目)、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支出1452萬元(按協議專項用于中信濱海新城相關項目227萬元)。
(2)上級基金支出
2016年上級基金支出964萬元。主要是按照上級提前下達專項補助收入指定用途安排的支出。
綜合上述兩項,2016年基金支出總計147311萬元。
3、基金預算平衡情況
2016年基金收入總計147918萬元,基金支出總計147311萬元,累計結余607萬元(其中土地出讓結余570萬元)。
由于區級的征地工作計劃須報上級職能部門批準,且供地受多種工作進展限制,不可控的因素較多,本年度土地出讓收入可能出現較大變動,按照“以收定支”的預算安排原則,因此在支出上也會出現較大調整,實際執行中將視收入狀況,根據確保重點項目的原則再予統籌安排。鑒于以上情況,如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較大變動,將考慮在預算計劃調整時一并解決。
三、2016年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強財政收入管理,保障財政平穩運行
一是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強化依法征稅,嚴禁超越權限多征、提前征收或者減征、免征、緩征稅款,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落實收入責任,加強對重點稅源、重點行業監控,強化分部門、分稅種的收入管理。二是規范非稅收入管理。執行好《廣東省市縣財政收入質量考核辦法》,嚴格執行上級普遍性降費政策,堅決遏制各種亂收費行為,加強非稅收入監管力度,確保應收盡收。三是加強政府性基金征收,重點抓好土地出讓,不斷壯大地方財政實力,為政府保障民生和重點項目提供堅實的財力支撐。四是繼續積極爭取上級補助。用足用好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振興發展、債務管理等政策,主動積極與上級溝通協調,爭取體制方面、專項方面、債券資金方面等補助,緩解財政收支缺口、建設資金缺口等問題。
(二)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發揮財政資金放大作用
一是優先安排民生支出。落實上級關于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政策,確保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農林水等重點民生支出足額到位。支持省、市、區十件民生實事項目。2016年安排十類民生支出資金88785萬元,比上年預算77265萬元增長15%。二是重點保障基本支出。保障國家出臺的工資改革、養老并軌政策的資金支出,保障機構的基本運轉,嚴格控制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杜絕“吃空餉”現象。三是支持政府重點項目支出,統籌各類財政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市政設施維護管養、中信新城項目、虎頭山隧道等投入,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四是政府部門上下要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控一般性支出。
(三)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推進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一是繼續加大統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力度,嚴格執行中央、省、市關于推進地方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精神,對結轉兩年以上資金全面清理收回,重點清理部門結余結轉資金,建立健全財政存量資金與預算安排統籌結合的機制,統籌用于經濟社會發展急需資金支持的領域。二是加強對庫款運行情況的統計和分析,合理調度國庫資金,按規定控制庫款規模。三是圍繞省印發的兩個考核辦法,力促有關部門加快項目推進力度,扭轉“錢等項目”的觀念,加強支出進度執行,優化內部管理程序,明確各環節時限要求,加快資金申請用款工作推進,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四是繼續全面推進預決算公開,按要求公開財政預決算信息,擴大公開范圍,細化公開內容,及時向社會公開預算執行、預算調整和其他財政收支情況。五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對政府債務余額實行限額控制,將政府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嚴格限定政府債務資金用途。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上級債券資金,切實履行償債責任,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建立健全債務風險預警機制及應急處置機制,加強政府或有債務管理,積極化解債務風險。六是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積極推進虎頭山隧道及南延工程的建設和管養、茂洲片區和馬窖綜合體片區土地綜合整理等項目采用PPP模式,爭取于今年6月底前完成項目“物有所值和財政承受能力”兩個論證及招投標工作,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激發市場活力和經濟轉型升級。七是推進基層公共服務綜合平臺建設,3月底前全面完成綜合平臺建設,并接受省、市的驗收,實現“一站式”辦理、“一條龍”服務,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四)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提高服務大局效能
一是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守政治紀律,堅持按規則用權,廉潔自律。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和“一崗雙責”,增強財政隊伍的紀律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三是健全財政內控制度,優化業務流程,完善崗責體系,把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分解到具體工作環節、具體工作崗位、具體工作人員,堵塞漏洞,防范風險。四是強化服務意識,多走出去向先進區縣學習,多與部門溝通,多體會基層困難,多向區委、區政府匯報工作,多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絡交流,促進財政工作進展。
各位代表,2016年財政任務艱巨繁重,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但我們也看到,濠江的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跨越發展的新階段,我們有信心,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支持下,新一年的財政工作將再接再厲,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為濠江“十三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拼搏奮斗。
以上報告,請予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