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汕頭市濠江區2016年度第二十二批次城市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實施方案的批復》(粵府土審(05)〔2022〕14號)意見,同意征收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屬下8.7575公頃集體土地作為汕頭市濠江區城鎮建設用地。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建設用地名稱
汕頭市濠江區南山灣旅游綜合區項目。
二、征收土地位置及地類
被征收的8.7575公頃土地位于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轄區內的集體土地。土地地類為:集體農用地5.3865公頃(其中耕地2.4794公頃、林地1.0916公頃、其他農用地1.8155公頃),建設用地0.0969公頃,未利用地3.2741公頃。
三、被征收土地所有權人及征地面積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為濠江區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征地面積2.0055公頃)、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征地面積4.1558公頃)、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征地面積2.5962公頃)。
四、征地補償安置標準及支付方式
1.征地補償標準
本次征收土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廣東省征地補償保護標準》(2016年修訂調整)、《汕頭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實施征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的公告》(汕府〔2021〕19號)、《汕頭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汕頭經濟特區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標準的通知》(汕府〔2018〕5號)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0〕41號)的有關規定,土地補償及勞力安置采取貨幣安置、留用地安置采用落地的方式進行;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和其他補償費由汕頭市濠江區土地儲備中心與被征地經濟聯合社按補償協議執行。征地補償總額為1650.5946萬元。具體各項補償情況如下:
2.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
上述各項征地補償款均支付給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附著物及其他補償費由該集體經濟組織支付給所有者,支付方式為轉賬。
五、留用地安置辦法
留用地按實際征地面積15%計提,面積1.1423公頃,作為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興辦集體企業發展經濟用地。根據《廣東省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管理辦法(試行)》(粵府辦〔2009〕41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征收農村集體土地留用地安置管理工作的意見》(粵府辦〔2016〕30號)的有關規定,劃留用地涉及農轉用和征轉為國有性質手續在該方案中一并報批,其中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0.2616公頃、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0.5421公頃、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0.3386公頃,具體劃留用地位置以批準劃留用地紅線范圍為準。
六、其他事項
(一)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我省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工作意見的通知》(粵府辦〔2010〕41號)的規定執行,對納入養老保障范圍的被征地農民給予購買養老保險,繳納標準為9000元/人。征用濠江區濱海街道錢塘經濟聯合社的集體土地30.0825畝(其中農用地28.9005畝,未利用地1.182畝),其中實征集體土地26.1585畝(其中農用地24.9765畝,未利用地1.182畝),確定征地后有100人納入養老保障范圍,計提養老保障費用90萬元;征用濠江區馬滘街道鳳崗經濟聯合社的集體土地38.943畝(其中農用地38.91畝,未利用地0.033畝),其中實征集體土地33.864畝(其中農用地33.831畝,未利用地0.033畝),確定征地后有353人納入養老保障范圍,計提養老保障費用317.7萬元;征用濠江區馬滘街道南山經濟聯合社的集體土地62.337畝(其中農用地13.7025畝,建設用地0.666畝,未利用地47.9685畝),其中實征集體土地54.2055畝(其中農用地5.571畝,建設用地0.666畝,未利用地47.9685畝),確定征地后有297人納入養老保障范圍,計提養老保障費用267.3萬元,按文件規定辦理。
(二)自公告發布之日起60日內,上述征收范圍內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土地使用權人對批準征收土地決定不服的,可向省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查詢、舉報電話為:0754—87874502
特此公告。
汕頭市濠江區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