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保險跟每位車主息息相關,每個保險項目的改革,往往都會觸動大家的神經。為適應車險綜合改革要求,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中國銀保監會近日“放大招”,發布《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將于本月19日實施,為車主帶來多項重要利好,如總保費有望下降,交強險責任限額得到提高,甚至商業三責險責任限額最高可買到1000萬元,這下,萬一不小心碰撞到超級豪車,也不怕賠不起了。
近期,偶有百萬豪車“被撞”的案例發生,事故中需負全責的車輛面對巨額維修費而“賠付不起”的話題,一再被熱議。7月初,長沙一輛五菱面包車撞了勞斯萊斯庫里南,最后該豪車理賠維修費報價高達200多萬元;7月底,福建一臺別克撞上路邊一臺蘭博基尼,被判全責需賠付維修費;8月初,廣州一位外賣小哥也撞到一臺勞斯萊斯幻影。一宗宗的“豪車被撞”事故,牽動了很多車主的神經。
據介紹,當前車險市場的高定價、高手續費、服務爭議等問題突出。同時,商業車險普遍存在高度同質化的產品,大部分公司采取最低自主系數的形式去搶占市場,手續費高的問題也持續存在。為此,今年的車險綜合改革將涉及:交強險保額提升、部分附加險責任并入商業主險、三責險限額提升、優化費率浮動系數等,將惠及廣大車主。對車主來說,短期內“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市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木金說:“保險公司在原有的保費、費率的基礎上,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增加保險責任,就是比如交強險,原來的保險責任是12.2萬元,現在增加到20萬的保障,分三個項目,原來是傷殘死亡,死亡是11萬元,醫療費用是1萬元,還有2000元的財產損失,現在傷殘死亡是18萬元,醫療費用的保障是1.8萬元,財產損失的保障還是2000元。”
《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還支持行業將示范產品商業第三者責任險責任限額從5萬至500萬元檔次提升到10萬至1000萬元檔次,滿足消費者風險保障需求。
此次綜合改革,還將引導行業將車損險主險條款在現有保險責任基礎上,增加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指定修理廠、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7方面的保險責任,也就是說,只要買了車損險,機動車全車盜搶等7項保險內容就不需要再額外購買了。
黃木金說:“就是說你只要保了車損險,這些附加險也是保險公司應該承擔的保險責任。另外就是把原來的責任免賠也去掉了,就是沒有責任免賠,如果是保險責任范圍內的損失,保險公司是全部賠償。一些有爭議的條款,免賠條款也把它去掉,這一次對市民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
另外,指導意見在提高交強險責任限額的基礎上,結合各地區交強險綜合賠付率水平,在道路交通事故費率調整系數中引入區域浮動因子,浮動比率中的上限保持30%不變。而此次系數調整,范圍由一年調整到三年,避免三年不出險的客戶因為出一次險保費上漲到6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買車險時以送保養、送年檢等回饋客戶方式的增值服務,可能會因“給予被保險人合同約定以外的利益”而被處罰。但指導意見制定了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車險增值服務險的示范條款,這也意味著,未來買車險送保養、送年檢等車險增值服務將“轉正”,消費者將得到更多實惠。
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占財險保費的63%。《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實施,將有利于解決車險領域的復雜問題,實現車險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維護消費者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