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69場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了全省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重點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有關情況。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飛介紹,國家部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以來,廣東始終將疫苗接種作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積極謀劃推進。 目前,廣東已全面啟動重點人群接種工作,主要對象是進口冷鏈物流相關人員、隔離場所工作人員、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從業人員、海關邊檢人員、內地籍跨境司機及接駁司機、醫療衛生人員、基層防疫人員、公共交通從業人員、因公因私出國工作及學習人員等高風險人員。截至12月22日,全省已累計接種18萬人,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總體平穩有序。 同時,不是所有重點人群都符合疫苗接種條件。 “只有符合接種條件的重點人群才能接種新冠疫苗。”廣東省疾控中心主任鄧惠鴻表示,若有以下情況暫時不能接種: 1、年齡小于18歲或大于59歲; 2、既往接種疫苗有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的; 3、孕婦; 4、患有急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的患者; 5、患有其他疾病經醫生評估后不宜接種的人群。 鄧惠鴻表示,符合接受條件的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疫苗的時候,有幾項注意事項: 第一要攜帶身份證,按照預約的時間前往接種的門診,醫護人員首先要核實接種者的年齡,以及身份信息; 第二是在接種前,醫務人員需要對接種者進行健康篩查,接種者要如實地提供自己的健康狀況信息; 第三是接種者要簽署知情同意書; 第四是醫務人員會按照“三查七對一驗證”程序和要求來規范地實施接種; 第五是接種后,接種者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鐘,觀察是否有過敏反應; 第六是接種者要下載接種門診的APP,在接種后的7天內,可以通過 APP申報健康狀況,讓接種門診的醫生可以隨時了解每一位接種者地健康狀況。 鄧惠鴻透露,目前,廣東省重點人群的接種方式是由所在單位和區域內的接種門診實行預約,完成預約后重點人群按照預約的時間到接種門診進行接種。下一步,廣東省各個市會陸續公布專門為因私因公出國學習和工作的人員提供接種服務的信息。 至于普通的老百姓什么時候接種?段宇飛表示,國家的疫苗正式上市以后,隨著生產供應保障能力的逐漸提升,廣東疫苗接種將逐步全面鋪開到普通的人群,力爭通過主動免疫的方式建立起群體免疫保護力,盡快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關于費用的問題,段宇飛表示,現在接種的是重點人群,這一部分人群屬于當前疫情防控過程中應接盡接人群,所以這一部分疫苗的接種暫時是免費的,由政府財政承擔。 段宇飛強調,重點人群要做應接盡接,新冠疫苗作為一個公共產品,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公民要強化接種疫苗的義務和責任,爭取做到重點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夠按時接種。 疫苗的使用,特別是高風險人群優先接種疫苗,為防控今冬明春的疫情反彈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也讓我們對今冬明春或者常態化的疫情防控更加有信心。“但是我想要說的是,盡管我們對這一部分重點人群接種了新冠疫苗,包括接下來疫苗有條件上市或者上市以后,普通人群能夠接種疫苗。但是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各項防控措施仍然不能放松,個人的防護措施也不能放松,新冠疫苗的接種,在現階段只是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加了一把‘鎖’,并不是萬能的。”段宇飛說。 元旦春節即將來臨,因學校和企業放假、節假日民俗活動、春運疊加影響,人員流動和聚集現象會明顯增加,將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為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出行、安全過節,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我省加強監測、實時研判國際特別是國內疫情形勢,動態調整防控方案,堅決守好疫情防控的“南大門”。 當前,主要是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原則,突出做好“三個防”,即:防境外疫情輸入、防省內疫情反彈、防冬春季常見傳染病和新冠疫情疊加。 一是不斷加強疫情防控能力建設。全省投入18.8億元規范化建設441家發熱門診、1474個發熱診室,覆蓋全省所有縣市區及鄉鎮,年底前將全部完成并全面提供服務。發熱門診實行24小時值班制,強化預檢分診、完善轉診機制、規范分區管理,方便群眾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可及時就近就診,發熱門診和藥店診所“哨點”監測預警作用持續強化。優化省、市、縣三級定點救治醫院體系,按照本地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總床位數的10%準備定點醫院救治床位,同時充實高水平的救治專家組,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救治。持續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目前全省具備核酸檢測能力的機構已達562家,單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提升到144.97萬份,確保一旦出現疫情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大規模人群篩查。組建了分區域、多層次的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臨床救治、院感防控等多支專業的防控和救治專家隊伍,以及機動的核酸采樣檢測隊伍,制定了多場景、分階段的應急預案,并多次開展實戰演練,確保出現疫情時各支隊伍可以第一時間集結完畢、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第一時間處置應對。 二是持續做好重點場所和人群的風險管控。堅持人物同防,對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粵人員和境外來粵人員嚴格落實健康管理措施。落實對進口冷鏈食品和密閉農貿市場、公共交通站場等人員密集和密閉通風不良場所疫情防控措施。對高風險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繼續做好醫療機構、精神衛生機構、養老機構、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疫情防控工作。 三是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春節期間,將繼續堅持2020年“五一”“國慶”假期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各級黨委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行業主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各類服務和接待場所、經營單位等落實防控主體責任,個人落實個人防控責任,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規定,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當前境外疫情仍在不斷蔓延,國內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不斷警示我們,疫情輸入和傳播風險依然很大,全省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必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不麻痹、不僥幸、不松懈,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不放松。 發布會上,段宇飛向廣大市民提出四點倡議: 第一,加強個人防護。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注意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自覺做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到人群密集場所、通風不良場所、醫療機構三類場所要佩戴口罩,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人員要自覺佩戴口罩、及時就醫,做到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 第二,科學安排出行。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有條件的旅客盡可能錯峰出行,避開元旦、春節假期前后高峰期。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國外以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于路上使用。 第三,防范旅途風險。乘坐飛機或火車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盡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旅行期間如出現發熱、干咳等呼吸道癥狀應立即終止旅行,并及時、就近選擇發熱門診就診。 第四,避免人員聚集,節假日期間盡量減少串門、聚餐等聚集性活動,少去人員密集場所。企事業等單位舉辦聚會等活動要按照“非必要不舉辦,誰舉辦誰負責”的原則,參照《廣東省大型群眾性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要求,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嚴防常態化下疫情在大型群眾性活動內傳播,保障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