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陽光灑在汕頭市濠江區玉新街道崗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老人們在此晨練,孩子們在籃球場上奔跑嬉戲。“以前是一排圍墻,里面是辦公室,群眾只有辦事才來。現在墻拆了,設施多了,這兒成了我們每天的‘打卡地’!”居民魏伯笑著說。這一“拆墻惠民”的變化,成為濠江區五年來基層黨建的生動縮影。
五年來,濠江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增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功能和政治功能為重點,持續織密建強組織體系、鍛造先鋒隊伍,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織密組織體系 筑牢堅強堡壘
五年來,濠江區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從“黨支部建在網格上”,到“強先提中轉后”升級行動,再到黨建“葉脈工程”,濠江組織體系持續創新,黨建根基不斷夯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濠江區在全區開展基層黨組織“強先提中轉后”升級行動,提出用3年時間,分領域、分步驟推動全區552個基層黨組織提升。明確每一個黨支部所處位次和爭創目標,制定各領域黨組織升級創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細化具體工作任務36項。
在達濠街道青鹽社區,曾因土地回收和清拆工作陷入困境。被定為“中間”后的青鹽社區奮起直追,社區班子成員和黨員代表組成的協調小組,帶著規劃圖紙挨家挨戶上門溝通,也由此掃清征拆障礙。同時,街道黨工委將“漁港新產業集聚與綜合體驗區項目”定為“書記項目”,層層壓實責任。
如今,這個老舊漁港矗立起“船”形現代化建筑群,項目一期已進入招商階段,將有力壯大社區集體經濟。
青鹽社區老舊漁港矗立起"船"形現代化建筑群。受訪者供圖
“‘書記項目’是提升黨建‘引領力’的重要載體,”濠江區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項目化推進,基層黨組織在破解難題、推動發展中更好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在礐石街道南濱社區,這個“從無到有”的新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不僅提供黨建、社保、就業等日常服務,還拓展出公益觀影、英歌舞體驗、鄰里嘉年華等特色活動。“服務內容豐富了,服務理念也變了,”社區黨總支書記說,“我們從‘管理者’真正轉變為‘服務員’。”
這一轉變,得益于濠江區連續實施的四輪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行動。五年來,全區累計投入近7500萬元,重建新建31個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南濱公園、達濠古城等12個黨群服務站,推動服務陣地更接地氣、更聚人氣。
鍛造先鋒隊伍 激發干事活力
五年來,濠江區扎實推進黨員隊伍建設,接續實施黨員教育“543”工程和“雙優工程”,強化黨組織書記和新黨員、青年黨員等重點群體培訓。依托街道黨校、黨群服務中心及5個區級黨員教育基地、4條教育路線,廣泛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我是黨員我服務”等活動,持續增強黨員身份認同與黨性修養。
針對流動黨員,創新建立“雙向聯動”機制,在廣州、深圳設立外出黨員聯絡站,開展“一季度一主題”活動,確保外出黨員“流動不流學”。利用節假日集中返鄉契機,組織流動黨員圍繞“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等建言獻策,共收集意見建議67條,凝聚起共建濠江的思想共識。
五年來,濠江區深入開展“千名干部聯千村進萬家”活動,區領導帶頭,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結合“雙報到雙服務”機制常態化下沉基層,提供政策宣講、法律援助、醫療幫扶等服務。
聚焦“百千萬工程”,濠江區以黨建引領人居環境整治,推動超4000名黨員干部深入社區一線,帶動群眾參與整治。2025年累計清運垃圾4.23萬噸,拆除危房2.09萬平方米,完成農房風貌改造189棟,新植苗木4.28萬株,整治撂荒地71.93畝、“三線”272.05公里,人居環境顯著提升,營商環境同步優化。
作為全省首批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區,濠江創新項目審批機制,組建多部門聯審專班,推行“集中辦公+聯合審批”。2023年以來,組織審批協調283場,推動103個項目順利開工。數字賦能下,區級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最多跑一次”,網上可辦率達93%,重點項目平均開工、竣工時間分別提速2個月和3個月,首宗“拿地即開工”項目落地,“一鏈三環”集成改革入選省基層改革創新案例。
從“建強組織”到“織密體系”,從“先鋒引領”到“黨群連心”,濠江區用五年時間交出一份扎實的黨建答卷。黨組織更強,黨員更優,黨群更親,高質量發展根基愈牢。
數說變化
●社區集體經濟提質明顯:采取“七個一”舉措強力開展涉農社區集體經濟“消薄攻堅”行動,推動10個集體經濟年收入20萬元以下的涉農社區發展增收,2023年底在全市率先實現涉農社區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20萬元以上,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全省20個典型案例
●黨員教育培訓量質齊升:五年累計舉辦各類培訓班534場,培訓黨員干部近5萬人次。2024年實施“雙優工程”,推動1萬多名黨員進黨校接受系統培訓
●黨建引領發展成效顯著:2023年以來,各級黨組織領辦“書記項目”50個,破解發展難題336個
●五年來,全區累計投入近7500萬元,重建新建31個黨群服務中心,打造南濱公園、達濠古城等12個黨群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