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基站輻射強度到底有多大?對健康有沒有影響?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市民。現在,就讓我們舉個例子,分析一下。
其實,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即?273.15℃)以上,都會以電磁波的形式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就叫做輻射。因此,只要是有溫度的物體,包括人與人之間,都會有電磁輻射的存在。通信基站需要向手機發送信號,同時還要接收從手機發送過來的信號,這些信號都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送的,這個過程中會產生電磁輻射,但這種輻射其實是很小的,當我們距離基站10米以外時,人體所受到的輻射大致和一個普通白熾燈泡所形成的輻射強度差不多,甚至更小。
另外,許多人覺得“房頂建基站輻射大”,這其實也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因為樓頂的基站信號一般是向水平方向發射,不會垂直向下發射,因此,在實際測試中,垂直方向的輻射強度基本為0,屬于“燈下黑”,是輻射死角。居住在樓下的居民基本可以不用擔心輻射問題。再加上電磁波在空中傳播的快速衰耗,距離每增加1倍差不多要衰耗10倍,還有建筑物、樹木等產生的屏蔽和隔離作用,真正作用于人體的電磁輻射真可謂微乎其微。
目前許多人“談輻色變”,只要看到自己工作、生活的地方有通信基站,就產生恐懼心理,甚至要求通信公司拆除基站,這是很不科學、也很不理性的。基站拆除后,手機上的信號就會變差,手機就不得不加大發射功率來保持與基站的通信,手機的電量也會很快消耗掉。一般信號好時,手機對人的輻射會很小;而信號不好時,手機不得不增加發射功率,反而不利于人體健康。
注:本文轉載自“科學松鼠會”網站,原文標題《基站與健康》,經征得作者“奧卡姆剃刀”(新浪微博:@奧卡姆剃刀)同意,在不改變原意的前提下做了適當修改。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