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做深做實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校地對接相關工作,團濠江區委建立供需對接平臺,大力支持高校實踐隊伍來濠江調研實踐,吸引來自廣東各高校青年大學生突擊隊來濠江奔赴基層,聚焦地方特色農業、鄉村振興、文化創意、休閑旅游等領域。截至目前,濠江區已成功結對高校實踐隊伍項目53個。
盛夏七月,南方科技大學“明航”鄉村公共服務實踐團的同學們抵達汕頭市濠江區達濠街道,在青籃小學正式開啟了為期5天的精彩夏令營。本次實踐活動是南科學子們服務社會、知行合一的一次重要嘗試。團隊致力于響應“百千萬工程”的號召,希望將課堂所學帶到鄉村一線,深度融入縣鎮村的高質量發展進程,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秉承著南方科技大學“創知、創新、創業”的辦學理念,與“明德求是,日新自強”的校訓精神,實踐團充分發揮著作為新型研究型大學學子的專業優勢。在此次夏令營中,隊員們致力于將豐富的“南科資源”轉化為孩子們觸手可及的“科學魔法”。他們把深奧的專業知識“翻譯”成淺顯易懂的趣味內容,將前沿科技講成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故事,為當地學童量身打造了一場專業與樂趣兼備的科學啟蒙盛宴。
解碼古今 統計視角看信息
來自統計學專業的實踐隊員劉藝琳為孩子們帶來了一系列名為“密碼進化論:從烽火到二維碼”的趣味科技課。她巧妙地將自身即將深入學習的統計學專業知識,融入到了加密技術的講解中,讓抽象的科學原理變得觸手可及。
課堂聚焦于二維碼的奧秘,隊員劉藝琳并未止步于二維碼表面功能的介紹,而是引導孩子們思考其背后的統計學邏輯。她指著屏幕上放大的二維碼網格解釋道:“大家看,這一個個小方格只有‘黑’或‘白’兩種狀態,就像統計學中最基礎的‘二分類數據’。但神奇之處在于,當它們按照特定的規律和概率分布組合排列起來,就能承載海量的信息!”互動環節中,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動手設計自己喜愛的藝術二維碼,親身驗證了數據編碼與解碼的過程。這堂課不僅揭開了日??萍嫉纳衩孛婕啠诤⒆觽冃闹星娜徊ハ铝擞媒y計的眼光觀察、分析和理解數字世界規律的種子。
“拯救地球” 環保擔責小衛士
“如果地球生病了,我們能做些什么?”
來自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隊員葉如杉,就將這個深刻的問題,變成了一場生動的“拯救地球計劃”。在她的課堂上,每個孩子都化身為“拯救地球小超人”,肩負起保護家園的使命。
課程的開篇別出心裁——孩子們聽到的,是地球母親“親自講述”自己正經歷的污染之痛。這個新穎的代入式開頭,瞬間抓住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環境問題的緊迫性。在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后,葉如杉再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大氣、土壤、水污染的成因與原理,并介紹了目前先進的科學治理方法。這些知識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也為他們未來可能參與的環保行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理論學習之后,孩子們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動手環節。
實驗課上,大家分組合作,親手搭建簡易的水過濾裝置??粗鴾啙岬乃谏呈突钚蕴康膶訉幼饔孟伦兊们宄海^濾的科學邏輯在每個孩子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隨后的實踐課更是趣味盎然。孩子們拿著小小的pH試紙,小心翼翼地測試不同液體的酸堿度。當試紙呈現出彩虹般的顏色變化時,pH值的概念也變得不再抽象。大家還親手對模擬污水進行過濾處理,直觀地感受了環境監測與治理的全過程。
從理論講解到實驗操作,再到實踐應用,葉如杉同學通過一個完整的教學鏈條,不僅將環境科學的種子播撒進校園,更幫助孩子們建立了對自然生態的初步認知,培養了他們寶貴的環保意識與科學探究精神。
走進“01世界” 暢想科技未來
當古老的東方哲學與現代計算機思想驚喜碰撞,瞬間就點燃了所有孩子的好奇心。課堂上,孫涵用孩子們熟悉的數字、字母,甚至是他們最愛的Emoji和表情包舉例,一步步揭示了計算機“看懂”世間萬物的底層邏輯。
將抽象知識講給孩子聽,本身就是一種挑戰。但令人欣喜的是,這群未來的“小小科學家”們,眼神里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在“人列計算機”的互動游戲中,這種渴望更是轉化為了高漲的熱情,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要求挑戰更難的關卡,課堂儼然變成了一場樂趣無窮的“腦力闖關賽”。
課程的最后,孫涵為孩子們推開了通往未來科技的一扇窗。她介紹了量子計算、可穿戴設備等前沿概念,并向大家提問:“你們心中未來的計算機,是什么樣子?”在孩子們奇妙的想象中,未來的計算機可以去外太空采礦、能去雷區排雷,甚至能縮小成微型設備進入血管檢查身體數據……這些閃爍著童真與智慧光芒的奇思妙想,或許就是未來世界的雛形。而這,也正是此次科普實踐的意義所在——不僅是傳遞知識,更是為了點亮孩子們心中對科學與未來的熱情。
乘上賽博列車 探索機器人奧秘
從電影走進現實的人形機器人,在馬路上自由穿梭的自動駕駛汽車,再到翱翔天際的無人機……這些尖端科技,早已是孩子們眼中最酷的“明星”。
來自人工智能專業的隊員范曉樂,就抓住了孩子們的這份好奇與向往,帶來了一系列“機器人”主題課程。在課堂上,他帶領孩子們一同“探訪”了特斯拉、大疆創新、逐際動力這些業界巨頭,揭秘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技術背后,蘊藏著怎樣的創新力量。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分享,更是一次熱情的點燃,鼓勵著每個孩子去勇敢追尋自己熱愛的領域,并為之探索深耕。
范曉樂同學在課程中特別設置了“討論分享”環節,圍繞“如何設計機器人解決生活難題”、“自動駕駛汽車出事故誰來負責”等主題展開。“小小工程師”們用畫筆勾勒出機器人模樣,并上臺介紹產品核心功能與應用場景。這股熱烈的探索勁頭,從課上延續到了課后。孩子們意猶未盡地圍著老師,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機器人模型,暢想著屬于他們的人工智能新時代。那一刻,每個孩子的眼中,都閃爍著對未來的光芒。
云端探實驗 科普啟童心
在夏令營所有活動中,有一項“特別環節”被孩子們反復提及、翹首以盼——那就是一場跨越千里的“云端”實驗室之約。
本次線上參觀,由實踐團特別聯合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的袁鴻雁教授課題組共同呈現。為了讓鄉村的孩子們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前沿科研的魅力,袁教授的團隊可謂誠意滿滿。他們特意派出了五位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組成一支“金牌講解團”,通過高清直播,帶領孩子們“云游”了實驗室的每一個核心功能區。
在直播鏡頭的帶領下,孩子們“云游”了南科大的力生物學與工程實驗室。他們首先看到了靈活舞動的機械臂,能精準地完成各種復雜指令。緊接著,在3D打印區,一臺光固化打印機在紫外光照射下,僅用數分鐘就將液態樹脂變為一枚精致的固體?;铡@份為“青籃小學”專屬定制的禮物,引來了屏幕前陣陣驚喜的贊嘆。
之后,孩子們又見識了光刻機精準的切割與雕刻能力。科研人員利用微滴制備儀介紹了微滴的形成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并通過活體成像顯微鏡帶領大家觀察微觀世界,講解了“超凈間”對于尖端實驗的重要性。這場云端參觀,直觀地展現了前沿科技的魅力,也在孩子們心中埋下了探索未知的種子。
這場身臨其境的“云端”之旅,徹底打開了孩子們的好奇心閘門。各種天馬行空又直擊核心的問題,如雪片般涌向屏幕另一端的科研人員們:
“為什么光固化機器的蓋子是橙色的?”
“機械臂可以代替人類的手臂嗎?”
“它到底能舉起多重的東西?”
“光刻機的能量有多大?”
“癌細胞最喜歡‘吃’什么?”
面對這些閃爍著求知欲的提問,研究人員們一一給出了詳細又生動的解答。一場原定的線上參觀,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場熱烈的科學問答會。直到直播結束,孩子們依然意猶未盡,心中探索科學的火焰已被熊熊點燃。
夏令營的精彩仍在繼續,播撒下的科學種子,也正在孩子們心中悄然萌發。
從環境保護到人工智能,從計算機的“01”世界到密碼學的古今神奇,南科大的“哥哥姐姐們”正將前沿知識編織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為孩子們打開觀察世界的新窗口。這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熱情的激發、思想的碰撞。未來,團隊將繼續前行,致力于將南方科技大學的優質科教資源帶到更廣闊的天地,守護每一份好奇,點亮更多“科學少年”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