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志堂——吳雪鴻故居,位于汕頭市濠江區達濠街道達濠社區埠主橫巷3號,東經116°43′20″,北緯23°16′56″。
吳雪鴻(1906-1952),又名渭鴻,達濠人。出生于柬埔寨金邊,1910年返鄉(今達濠居委),次年入學讀書;1923年考進廣州鐵路專科學校,接受馬列主義教育,結識彭湃、楊石魂等共產黨人,不久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同年3月初,周恩來率領國民革命東征軍(即當時黃埔軍校學生軍)第一次進入汕頭,中共廣東區委派彭湃、楊石魂、方達史、方臨川、吳雪鴻、廖其清等黨員到汕頭協助東征軍工作。同月中旬,吳雪鴻等人在汕頭市同平路(后因業務擴大,店址三遷)創辦汕頭書店。同年11月東征軍再次勝利進軍汕頭,他們協助工作并分別負責建立共產黨和共青團支部。吳雪鴻任汕頭書店團支部書記,公開身份是書店經理。汕頭書店承擔了《向導》《中國青年》《人民周刊》《政治周報》《少年先鋒》等黨、團刊物的特約發行任務;大量銷售了《共產黨宣言》《列寧選集》《馬克思之生平》《農民運動》等進步書籍;許多書籍供不應求,書店就設法翻印,如翻印毛澤東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兩千冊,自行翻印《共產黨五年來的革命主張》二萬本。書店還是黨組織的秘密聯絡站。書店為馬列主義在潮汕的傳播作出了貢獻。至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事變,廣東國民黨當局也發動四一五事變,汕頭書店停業關門。大革命失敗后,吳雪鴻逃亡往柬埔寨金邊市。1931年回上海尋找組織,未果。1933年至1952年,先后在汕頭、普寧、揭陽等地的中學、南雄午田粵東鹽務局等單位任職。1950年5月,被潮陽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聘請為特邀代表。1952年3月被農會和土改工作隊從揭陽第一中學抓回達濠,在無法通過“政治審查”時含冤而死,時年46歲。
立志堂,2012年被濠江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濠江區不可移動文物。立志堂——吳雪鴻故居,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積約為600平方米,主體坐西北向東南,為磚木結構,屬潮汕“雙背劍”傳統民居。系吳雪鴻之父吳夢樓所建,吳雪鴻曾于此研習馬列并命名“立志堂”,撰聯云:立心研馬列,志道繼毛朱。該處因“文革”期間曾受到破除四舊運動的破壞,后裔族人又對該建筑重新修建和擴建,其原來建筑形制及外觀受到較大影響。現因年久失修,無人居住,院落雜草叢生,屋檐掉落,保存情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