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母親李梨英同志之墓,位于汕頭市濠江區礐石街道礐石風景名勝區焰峰山南坡,東經116°40′59″,北緯23°19′57″。
李梨英(1887-1961),出生于潮安磷溪鎮西坑村(今潮州市湘橋區)的一個貧苦農家。她16歲出嫁到大坑村,丈夫病逝后,含辛茹苦養育著6個子女。1926年,在大革命高潮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運動蓬勃發展,李梨英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支持大兒子林松泉、女婿劉金城參加革命。1932年又送二兒子林松才參加紅軍,當年紅軍編印的《紅潮報》稱贊她為“革命母親送兒當紅軍”。自己則為紅軍送情報、探敵情。1933年春,李梨英加入中國共產黨。是年,其女婿劉金城、二兒子林松才犧牲,大女兒林松花又被捕入獄,她把失去親人的悲痛和對敵人的仇恨化作無窮力量投入革命斗爭中。1935年,她隨潮澄饒紅軍轉移至烏山,在閩粵贛邊獨立營傷兵站工作。在敵人的重重圍攻下,她憑著機智勇敢,一次次把傷兵站引出險境。1941年,她被調往中共南方工作委員會,在百侯新聞電臺做掩護工作,后又負責掩護潮梅特委等黨的領導機關。1945年,李梨英到潮汕特委指揮下的地下交通站工作,堅持至潮汕解放。1951年國慶,李梨英到北京參加南方老根據地代表團,受到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
革命母親李梨英同志之墓,始建于1961年,坐西南向東北,總占地面積156.25平方米,整座為花崗巖砌筑。主墓筑于一矩形平臺上,長7米,寬5.5米,高0.82米。墓碑以大理石琢制而成,碑面豎刻“革命母親李梨英同志之墓”11個金字,碑額為李梨英像浮雕,長1.2米,寬0.7米,高1.61米。據碑文記載,李梨英生于1887年12月6日,歿于1961年6月24日,曾任汕頭市人民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汕頭市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民主婦女聯合會執行委員。
革命母親李梨英同志之墓,屬汕頭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處管理。該陵園2008年5月被公布為廣東省公安消防部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11年10月被中共汕頭市委組織部公布為汕頭市“錘煉堅強黨性培訓工程”教學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4年1月被中共汕頭市委宣傳部公布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8月被汕頭市全民國防教育領導小組公布為汕頭市國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