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文 號: | ||
發布機構: | 濠江區地方志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4-11-22 |
主題分類: | 主題詞: |
【動物資源】境內常見的除家養的雞、鴨、鵝、鴿、鵪鶉、豬、牛、羊、貓、狗、兔等禽畜外,野生動物飛禽有麻雀、烏鴉、喜鵲、老鷹、貓頭鷹、斑鳩、鷓鴣、畫眉、白頭翁、百靈鳥、烏豆鳥、水鳥、水鴨、翡翠、海鷗、白鷺鷥、燕子、杜鵑、天鵝、鴨、鶴、鹯鷂、雨燕、雁等;走獸主要有狐貍、山狗、野豬、粉豬、野羊、野兔、黃猄、水獺等,爬行類主要有穿山甲、烏龜、赤米龜、蜥蜴、蟒蛇、鐵線蛇、兩頭蛇、金環蛇、銀環蛇、眼鏡蛇、過樹蛇、青竹標、水蛇、涂蛇、沙律蛇、秤桿蛇、黃頭蛇、滑鼠蛇、灰鼠蛇等;其他還有家鼠、松鼠、田鼠、蚯蚓、蜈蚣、青蛙、蟾蜍、蝙蝠、壁虎、蜜蜂等。
【植物資源】糧食類 以水稻、甘薯、小麥、大豆為主。還有大麥、高粱、玉米、馬鈴薯、東京薯、蘇木薯、姜薯、大薯、芋頭、薏苡、黑豆、白豆、紅豆、赤豆、綠豆、蠶豆、甘蔗等。
油類 以花生為主。
蔬菜類 有大白菜、小白菜、油菜、春菜、芥菜、甘藍、包菜、花菜、蘿卜、胡蘿卜、西洋菜、菠菜、厚合、萵苣、茼蒿、韭菜、洋蔥、蔥、蒜、薤、蕹菜、莧菜、芹菜、益母草、沙葛、菜豆、四季豆、豌豆、藕、西紅柿、茄子、椒、竹筍、姜、南姜、冬瓜、南瓜、黃瓜、苦瓜、角瓜、絲瓜、瓠、菱角、荸薺等,食用菌有蘑菇、金針菇、鳳尾菇、草菇、平菇等。
果類 有荔枝、龍眼、柿、楊桃、楊梅、西瓜、番石榴、余甘(油甘)、梨、青梅、菠蘿、柑、香蕉、火龍果、芒果、桑葚、林檎等。
纖維類 有黃麻、紅麻、劍麻、煙草、咸草等。
林木 主要有馬尾松、濕地松、加勒比松、魚鱗松、黑松、臺灣相思、馬占相思、肯氏相思、金合歡、銀合歡、落羽杉、池杉、苦楝、榕樹、桉樹、木麻黃、樸樹、紅樹林等。
竹類 有苗竹、綠竹、厘竹、桂竹、黃鳳竹、青皮竹、麻竹、毛竹、剌竹、石竹、粉單竹等。
花卉 品種繁多,常見的有菊花、山茶花、月季花、扶桑、角花、杜鵑花、海棠花、水仙花、報春花、美人蕉、大麗花、白錦花、芙蓉花、燈籠花、雞冠花、百日紅、一串紅、蟹蘭、九龍吐珠、荷花、滿天星、玫瑰花、指甲花、喇叭花、薔薇花、金鳳、曇花、太陽花、文竹、水竹、龜背竹、寶貴竹、觀音竹、天伸竹、天竹桂、紅背竹、報年紅、萬年青、七星劍、文瑞蘭、吊蘭、臺灣草、柏木、棕櫚、變葉木、羅漢松、蘇鐵、巴西鐵、灑金榮、蒲葵、檉柳、紫荊、壁蘭、鳳蘭、剪春蘿、石蓮花、佛竹、仙人掌、雞蛋果、粉騰、火旺、刺球、金桔、四季桔、石榴、臘梅等。
主要中草藥 沉香、臭藥、艾草、蚶殼草、六月雪、馬鞍藤、粉花頭、水蘆根、埔大菜、膠東仔、薄荷、沙參、益母草、蛇舌草、金銀花等。
【地域特產】達濠魚丸 是濠江區的傳統特產、嶺南特色食品、廣東省食品文化遺產、中華名小吃。2018年,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達濠魚丸”被確認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同年,濠江區“魚丸制作技藝”被列入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承人林木隆);2019年,“達濠魚丸”入選“2019金芒果好地標TOP榜年度十大推薦品牌”。濠江區有達濠魚丸魚糜制品生產、加工企業40多家,銷售和經營戶200多家,還有很多外地經營“達濠魚丸”的連鎖店、加盟店,全區達濠魚丸年產量3000多噸,產值超5億元,產品銷往國內多個省市和大型超市,出口港澳和東南亞、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獨具特色的潮汕美食名片。
達濠魚飯 是把海魚用淡鹽水腌起,再放入濃鹽水煮熟,晾涼后即成美食。原生態的達濠魚飯制作技藝,體現潮汕飲食文化“擅烹海鮮、原汁原味、制作精巧”的特點,成為潮汕美食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魚飯制作技藝(達濠魚飯制作技藝)被列入廣東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承人紀力欽)。
達濠米潤 達濠米潤是由糯米、麥芽糖、白糖為原料,經加工制作成糕點類食品。主要制作技藝為經蒸煮糯米后曬干(或烘干)成熟米粒、油炸米干、制作糖膏、和搟米糖、搟平壓實、切塊包裝六道工序構成。
沙浦酥糖 即花生酥糖,是潮汕傳統餅食糖點之一,以花生仁、白沙糖及豬朥(肥豬肉)加少許蔥花精制而成。
益母草 主產地玉新街道崗背社區,年播種面積20~26.67公頃,畝產1500千克左右,產品主要銷售本市各市場。
楊桃 該品種是20世紀90年代初從馬來西亞引進到礐石街道紅光社區的,通過逐年擴種,截至年底,種植面積約33.3公頃,年畝產1500千克左右。該產品清甜可口、多汁、酥脆。
金筍 即紅蘿卜、胡蘿卜,是礐石街道紅星社區傳統種植蔬菜品種,濱海街道轄內有遠綠紅蘿卜種植基地,菜農也多有種植。畝產一般2500千克,高產可達4000千克,產品主要銷售往本市各蔬菜市場,也有少量出口。
東京薯 是濠江區較有特色的旱糧作物,全區各地均有種植,濱海街道里前社區有東京薯種植基地,一般畝產1200千克,高產的可達1500千克。該薯磨粉曬干后制成東京丸耐貯藏,具有退火涼腸、清積熱藥效。
沉香 汕頭市鵬華科技有限公司2000年引進到礐石街道珠浦社區種植的,經逐年擴種,截至年底,種植面積約53.3公頃,是一種名貴中藥材。
牛奶草莓 主要為礐石街道棉花社區樂樺休閑農場種植,現種植4公頃,平均畝產量750千克左右,高產達1000千克。草莓生產期從9月至翌年5月,約9個月時間。草莓種植經營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進入市場銷售,二是游客現場采摘。
東湖菊花 廣澳街道東湖社區積極開展菊花種植,打造專屬品牌“東湖菊花”。截至年底,東湖社區共種植菊花130戶,種植面積12公頃,畝產值約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