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濠米潤,是由糯米、麥芽糖、白糖為原料,經加工制作成糕點類食品,是潮汕傳統餅食糖點之一。其歷史悠久,由達埠村村民張昆壁,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首創,并流傳至今。
達濠米潤選料精細,制作技藝細膩,純手工操作。其主原料為當地優質冬糯米。先將糯米蒸熟后曬干或烘干,再用豬油將其炸成松脆的米干(如果制作的米干是用做祭祀拜神,則用植物油炸制)。接著,用白砂糖、麥芽糖、豬油加適量的水,猛火熬成糖漿,在收火之前放入炒好的蔥末。然后,將油炸好的米干與放涼的糖漿混合,并迅速攪勻。在砧板上撒上米糖末,避免粘黏,再將和好的糖米團鋪在上面,用滾筒式的搟面杖推鋪展平,反復輾軋成一厘米左右的厚度。這是最費功夫與體力的一道工序,要求用力均勻、米糖要實、表面平整,整個過程動作要快,一氣呵成。米糖搟的越實就越有韌性,相反如果力度不夠,米糖干了之后就會松散。最后將搟好的米糖切塊風干即可。這樣,經蒸煮糯米后曬干(或烘干)米粒、油炸米干、制作糖膏、攪米糖、搟平壓實、切塊包裝六道工序后,米潤就制作完成了。
達濠米潤潔白晶瑩,甜而不膩,香醇清爽,風味獨特,是當地人逢年過節,供奉神明、饋贈親友手信的首選,也是潮汕功夫茶的最佳點心。早在清末民初已出口東南亞潮人社區,聲名遠播。
達濠米潤(濠江區文化館供圖)
(供稿:濠江區地方志辦公室、濠江區文化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