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澳村全景(陳瑜攝于2018年)
廣澳村,處達濠島東南端,東、南、西三面臨海,是省道S337線的終點。明代前,此地是荒僻海疆之地,后漸有人到此捕撈、墾地聚居,清嘉慶十九年(1814)始編鄉。2015年末,戶籍人口14897人,實際在村人口14323人。廣澳村多姓雜居,共有44個姓氏,人口較多的有朱、陳、林、鄭、邱等姓。先后被授予“‘六好’平安和諧社區”“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科普示范社區”“汕頭市農業漁業名村”等稱號。
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廣澳村民靠漁為生。現全村有大小漁船500多艘,從事捕魚作業2500人,水產品加工、銷售、運輸等輔助勞力近1500人,漁業經濟占村總收入60%以上。近年來,利用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漁民紛紛轉產轉業,大力發展養殖業。同時,依托臨港優勢,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建設廣澳筆架山工業區,積極引導企業落戶,帶動片區經濟發展和就業。成立“汕頭市廣澳深港物流有限公司”“順捷裝卸隊”,承接廣澳港區集裝箱裝卸業務,不斷培植第三產業。
廣澳港區,位于達濠島南部的廣澳灣內,灣口開闊、水深10米以上,是粵東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粵東港口群唯一核心港區和粵東公共物流樞紐港區,是汕頭的“頭號工程”,海洋產業和港口經濟的發展潛力大。
廣澳港區(袁國宏攝于2020年)
廣澳物流園,重點發展現代化臨港綜合性物流產業,依托廣澳深水港和汕頭綜合保稅區,加快保稅物流組團發展,推進廣澳國際塑料物流城、廣澳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和汕頭進口商品交易中心規劃建設。
廣澳物流園拓展區(濠江區黨政辦供圖,攝于2018年)
位于村東南約3千米的營盤山上有“廣澳炮臺遺址”,汕頭市文物保護單位,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原有營房18間,炮8尊,駐“專防外委”1員,兵53名,屬南澳鎮達濠營,現已荒廢,只剩基座。
位于村東北的燈樓山,又名表角、好望角,被網友譽為汕頭最美角落。立于燈樓山上,極目遠眺,綠草盈盈,波光粼粼,碧藍如洗的晴空,波浪翻滾的大海,一群海鷗展翅滑翔,寬闊而遼遠。這里有著汕頭最外端的航標燈塔——表角燈塔,始建于清光緒六年(1880),是廣東省最早的燈塔之一。白色的燈塔、磚紅色的洋樓、沿線山嶺上不停轉運的白色風車,構成達濠島一道亮麗的海岸風景線。動靜結合的壯麗美景,令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表角燈塔(許學銳攝于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