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位于金平區鮀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金平區圖書館港美分館內,書架上整齊陳列著各類圖書,來自港美社區的孩子們正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專心致志汲取精神養分——這一幕是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群眾提供精神文明服務的小小縮影。當前,我市堅持提升文明創建廣度,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讓每位市民成為城市文明的主角,匯聚起文明創建的磅礴力量。
盤活資源打造文明陣地
鮀江街道文明實踐所位于港美社區,集文明驛站、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金平區圖書館港美分館為一體,場地共兩層,面積約300多平方米。這里設置了主題宣講、圖書閱覽、民俗展示3個區域,在此基礎上建設金平區圖書館港美分館,共有各類藏書6000余冊,滿足周邊學生、群眾的圖書借閱服務和教育服務需求。
如今的港美社區,歷史古韻與現代風尚交相輝映,文明鄉風撲面而來。“現在有這樣一個場地,讓老人小孩有地方活動,學生也可以來這里學習知識。”港美社區居民吳先生告訴記者,如今鮀江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就位于自己家附近,提供了便利的活動場地和資源,極大豐富了社區群眾的日常生活。
和金平區鮀江街道一樣,通過因地制宜整合現有資源,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延伸到鎮街和村居,配套建成文明驛站、社區書院、主題公園、文化廣場等,實現了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為群眾搭建起身邊的精神家園。據了解,我市至今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1183個,包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實踐站,逐步構建起覆蓋三級、設施完善、功能健全、活動常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
常態開展群眾實踐活動
在規范場所建設、充實平臺力量的基礎上,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積極對標開展實踐活動,讓文明實踐系列活動形式更多樣化,內容更生動化。主題黨日、文明宣講、教育培訓、公益講座、全民閱讀、情景教學、非遺展示、義醫義診、創文志愿行動……一場場內容豐富、互動性強的實踐活動依托文明實踐陣地被送到群眾“家門口”,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文明風尚進一步向基層延伸拓展。據悉,我市至今共開展特色化、互動化文明實踐活動8514場,群眾性文明實踐“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讓每位群眾享用文明陣地帶來的文化成果。
文明的傳播依托文明實踐陣地,但絕不僅限于固定活動載體。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場所建設的同時,我市積極推進街道社區文明建設,通過送服務、送文化等形式,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風尚變化,形成和諧互助、向善向上的文明氛圍。同時,各地各部門全面發力,先后組織開展了文明交通、文明上網、文明志愿服務以及“書香飄萬家”“我們的節日”“誠信建設萬里行”等文明實踐主題活動,推動全民積極參與文明創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