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汕頭出現新一輪本土疫情,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我市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把握“主動防、早發現、快處置、防外溢、優服務”15字訣,以“快、嚴、細、實”的硬措施,扎實做好流調溯源、核酸篩查、風險管控和服務保障等工作,及時“圍住、撈干、撲滅”本土疫情。
一切工作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那么,作為汕頭人,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個人防護?
一個你可能會忽略的小細節,
很值得關注!
那就是——
不要隨地吐痰!
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這看似只是一個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實際上卻會造成疫情傳播風險。
別不信!這有真實案例。
韶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消息曾發布通報,一病例于9月30日從呼和浩特返韶,沒有嚴格執行相關防疫規定,不佩戴口罩步行至公共場合、隨地吐痰,傳染了路過的數名市民,讓其攜帶的變異毒株BF.7在韶關市社會面造成傳播重大風險。公安機關已對該病例進行立案偵查,并將依據其涉嫌構成的違法行為和危害后果,依法從嚴追究其法律責任。
那么,小小一口痰,
為什么這么“毒”!
這是因為: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或液態顆粒所組成的氣態分散系統。
氣溶膠就像抽煙產生的煙霧一樣,懸浮在空中,久久不散,有時候即使看不到了,也能聞到煙的氣味就是這個原因。
據專家解釋:“人在咳嗽、吐痰或者打噴嚏的過程中,從體內排出含有許多細菌和病毒的液體或飛沫,包括像新冠病毒肺炎這類呼吸道傳染病病原。痰和一些大顆粒的飛沫會沉降到物體、人體或地面上,一些小顆粒的飛沫會懸浮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如果某個人吸入了某病例咳嗽、咳痰或打噴嚏等產生的氣溶膠,則可能出現感染。”
這么可怕,
怎么防范?
關于氣溶膠傳播,廣東疾控表示:需要重視,但無需恐慌。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堅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風、一米線”這“防疫四件套”來做好個人防護。
面對疫情,
我們呼吁每一個汕頭人:
做好自己,
共同守護家園平安。
請你注意咳嗽禮儀,不隨地吐痰。出門時隨身攜帶口罩和紙巾,咳嗽/打噴嚏時要用紙巾遮掩口鼻,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后放入垃圾桶;沒有紙巾時,用手肘、衣物捂住口鼻。吐痰時吐到紙巾里,用過的紙巾及時包好后放入垃圾桶。
請你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因為這是個人最有效的防護手段。國內外相關科學研究和疫情防控實踐表明,現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預防和保護作用。
疾控部門提醒,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由跨省及省內發生疫情的城市來返汕人員須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汕后第一時間向目的地所在村居、酒店或工作單位報備并進行核酸檢測,配合落實相應的健康管理措施。跨省及省內發生疫情城市貨車司乘人員到達前須提前24小時主動報備,及時向目的地所在村居或防疫部門報告有關情況,抵達后第一時間落實“落地檢”。請廣大市民自覺遵守防疫規定,關注官方權威信息,自覺配合做好核酸檢測,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倡導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