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較為嚴峻復雜,接種新冠疫苗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對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來說更為重要,可大大降低感染后發生重癥和死亡的風險。如今,我市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朋友疾病預防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紛紛積極主動地接種新冠疫苗,為疫情防控貢獻一“臂”之力。
截至11月21日,我市有超過78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了新冠疫苗,其中,80歲以上已接種新冠疫苗的老年人超過80%。完成加強免疫的有44萬名老年人。截至目前,我市接種最高齡老人為112歲。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旭彬指出,老年人大多有基礎疾病,從目前全球的情況看,老年人一旦發生感染,發生重癥、死亡的風險遠遠高于年輕人。全程接種尤其是加強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后,能顯著預防重癥和降低死亡風險,老年人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于減少重癥和死亡風險意義重大。根據香港衛生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老年人群接種三劑新冠病毒疫苗后死亡風險大幅減少,特別是較年長的年齡組別。
老年人基礎性疾病較多,能不能接種新冠疫苗?會不會有很多不良反應?接種新冠疫苗時需要注意什么?就市民普遍關心的問題,疾控專家指出,即使是患有癌癥、高血壓、糖尿病、慢阻肺等慢性病,只要老年人健康狀況穩定,藥物控制良好,經過醫生評估后,均可以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沒有年齡上限。任何年齡階段的老年人,特別是8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了新冠病毒疫苗和未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老年人的死亡風險有明顯區別,展現了接種疫苗對老年人重癥和死亡的保護性趨勢。
專家指出,根據前期臨床試驗的研究結果和國內外監測數據來看,我國使用的新冠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監測數據也顯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的不良反應報告發生率還低于其他年齡段人群,主要以發熱、局部紅腫和過敏性皮疹等一過性反應為主,且相對更少或者更溫和一些;過敏性休克等嚴重異常反應罕見,報告發生率低于百萬分之一。
專家提醒老人家屬,應認真聽取醫生的健康告知,了解即將接種的疫苗品種、作用、接種禁忌、不良反應和接種后留觀等注意事項。要配合好接種后在現場留觀30分鐘的要求,特別要關注老年人自己的感受,如有問題及時與醫務人員溝通。老年人在接種完疫苗回家后,出現不適,先聯系接種門診,必要時應及時就醫,并告知門診醫生。
衛健部門提醒,需要接種的市民可查詢“健康汕頭”微信公眾號“便民服務”欄目發布的定點名單及聯系方式、接種時間等信息,就近到接種點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