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也是檢察機關的一項職能。近期,濠江區人民檢察院就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促成各部門聯動,成功救助五名因父母涉案被羈押而陷入困境的未成年人。
點擊觀看“法治在線”報道
▼
濠江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陳婕霓是此次救助五名未成年人行動的主要負責人,這一天她再次來到五個孩子的家中進行回訪。當得知五個孩子已經過上了正常的生活時,陳婕霓倍感欣慰。“今天我們回訪的情況,就是母親出獄之后,她第一時間就接了幾個未成年子女過來自己撫養,她跟幾個孩子的生活一切正常,這幾個孩子跟她相處得也比較愉快,也就是從陰影當中慢慢地走向光明。”陳婕霓說。
那么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還得從2018年說起。2018年元宵節這一天,身為五個孩子母親的姚某某,與丈夫王某再度發生口角,加上之前夫妻關系也不是很好,便離開家一走了之,丟下5個未成年的子女由丈夫王某獨立撫養,期間盡管家人多番聯系,仍拒絕回家。然而,丈夫王某也沒有盡到養育的責任。在獨立撫養五名子女期間,王某脾氣變得十分暴躁,經常打罵孩子,甚至不讓孩子上學和回家,給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更令人發指的是,2019年12月,暴脾氣的丈夫王某竟將四女兒的左腿打至骨折,并導致大女兒和小兒子受傷。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王某的行為連其父母都看不下去,老人們實在無力保護弱小的孫子孫女,迫不得已,最終選擇了報警求助。“2019年12月,王某因毆打其3個孩子,致1人輕傷,2人輕微傷,被我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了有期徒刑2年。”濠江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鄭曉斌說。
王某故意傷害,罪有應得進了監獄,但服刑期間,孩子的母親姚某某依然對五名子女不聞不問。孩子們只能跟著年近七旬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他們的爺爺因病在家,奶奶也沒有任何收入,老人孩子生活艱難可想而知。“在王某服刑期間,公安機關、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多次通過電話、微信聯系姚某某,勸說其回來撫養5個孩子,但均遭到了拒絕。”鄭曉斌說。
姚某某并沒有意識到,她長期缺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行為,已經從單純家庭糾紛,轉變到涉及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問題。得知消息的濠江區人民檢察院迅速介入工作。“在這個案件當中,發現這幾個未成年人的生活是無依無靠,父親被追究刑事責任,母親又不在位,那時候我們就啟動了一個司法救助,市檢察院和區檢察院聯合救助了16萬元,為這個家庭解了燃眉之急,也是讓他們更好地撫養幾個未成年人。”陳婕霓說。
與此同時,濠江區人民檢察院也依法啟動對母親姚某某的刑事追究。
濠江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陳婕霓說:“我們法律上規定的,法定監護人就是父親母親,父親不在位,母親就要到位,但是這位母親總認為這種行為不是犯罪,不是一個違法行為,可能就忽略了法律后果的問題。社區也好,派出所也好,都有跟母親取得聯系,但是她還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她錯過了最好的機會,其實也是持續了一段時間,最后我們還是建議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今年2月18日,姚某某被公安機關抓獲。5月31日,濠江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姚某某犯遺棄罪,向濠江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濠江區法院最終判決,被告人姚某某犯遺棄罪,判處有期徒刑8個月。
在法庭上,被告人姚某某表示愿意在刑滿釋放后撫養子女。而濠江區人民法院也對姚某某和丈夫王某的離婚糾紛進行調解,最終促成雙方自愿離婚,五名未成年子女待姚某某刑滿釋放后再由其負責撫養。“庭審過程中,姚某某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有一定的悔罪表現,并取得5個孩子的諒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07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尊重已滿8周歲未成年子女的真實意愿,根據雙方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依法處理。相較而言,5個孩子對姚某某的感情更為認同。5個小孩由姚某某獨立撫養,符合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濠江區人民法院法官黃曉輝說。
案件雖然了結了,但濠江區人民檢察院并沒有停止對這個特殊的家庭的關注,相反,他們展開了一系列的救助行動。除了跟蹤確保司法救助款及時到位之外,濠江區人民檢察院還聯合當地婦聯、司法所、社區等,對姚某某這個特殊家庭開展了聯合救助行動。
救助行動中,各部門不僅發揮各自的力量,為這個家庭申請低保、爭取社會救濟款,最大限度地解決幾個孩子的生活及讀書費用等問題,而且還針對父母先后被羈押,未成年子女可能遭受的心理創傷,對姚某某的幾個孩子進行了多次的心理疏導。
而在母親姚某某刑滿出獄后,他們又為這個家庭的居住場所和母親的就業問題多方奔走。社區干部說,雖然目前姚某某和她的孩子們仍然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是在陰霾散去之后,她們對未來的生活還是充滿了信心。
在這個案件當中,濠江區人民檢察院在構建未成年人檢察社會支持體系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既維護了法律的尊嚴,又彰顯了司法溫度。
據介紹,對于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市檢察機關始終堅持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工作原則,堅持“案結事不了”的保護,在辦案中做到“主動發現、主動告知、主動調查”,及時發現未成年被害人面臨的困境,提高司法救助主動性,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未成年被害人,應救助盡救助,讓未成年被害人和家屬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和檢察溫度。
而在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市檢察機關始終“零容忍”,堅持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發揮懲治犯罪的震懾效應,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各類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權利犯罪案件381件606人,提起公訴427件675人;并結合開展心理、經濟、法律等救助工作,推動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證中心建設,完善“一站式”詢問機制。
另一方面,針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我市檢察機關則寬嚴相濟,強化法律監督,探索精準幫教,依法妥善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努力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關愛刑事被害人和困境未成年人,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延伸檢察職能。
檢察機關表示,接下來他們將不斷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機制,大力開展“檢愛同行 共護未來”法律監督專項行動,促進形成未成年人保護合力,更好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貢獻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