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建立全國政權前夕,黨中央籌備召開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制定婦女運動方針和任務,加強對婦女運動的領導和指導,建立全國統一的婦女群眾組織,更加廣泛地凝聚各階層的婦女群眾力量,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揭開了新的歷史篇章,由此為起點開啟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婦女發展道路的開端。
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國婦女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召開。大會開幕時,到會正式代表411人,候補代表21人,列席旁聽者160余人。代表來自東北、華北、西北、華東、中原5個解放區,國民黨政府統治區以及邊疆各省和海外各地。在婦女代表中,有民兵英雄、支前模范、子弟兵母親、女勞模,有城市女工、農村婦女、女干部、解放軍女戰士、女知識分子和各個崗位上的職業婦女,有中共黨員、各民主黨派和各種不同宗教信仰的婦女。
這次大會是中國婦女有史以來第一次全國規模的盛大會議,為在黨的領導下凝聚各界婦女群眾奠定了基礎。中共中央向大會發來賀電,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接見了全體代表。毛澤東為大會題詞:“為增加生產,為爭取民主權利而奮斗”。
在大會上,鄧穎超作了《中國婦女運動當前的方針任務報告》,報告總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領導下的婦女運動的特點,即與中國革命運動緊密結合,隨著中國革命勝利的發展而發展。報告明確提出了中國婦女解放道路問題,指出在解放區土地改革完成的地區,從經濟上奠定了婦女解放的基礎,婦女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以及家庭地位大大提高,婦女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開辟了婦女完全解放的道路。
報告指出建設新中國的任務已落到婦女的肩上,婦女積極參與恢復與發展生產成為婦女運動頭等重要的中心任務。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婦女樹立“勞動光榮”的新觀念,動員婦女投身生產建設,同時要在建設新社會過程中推進婦女事業并保障婦女權益。
中國婦女一大確立了中國婦女運動的總任務:把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進行到底,完全肅清國民黨反動殘余勢力,建設統一的人民民主共和國,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
大會在中國革命重心由農村轉入城市的形勢下,作出婦女工作重心轉移的決定,指出婦女工作要在不忽視鄉村婦女工作的條件下,以城市婦女工作為重心。在婦女工作具體任務上,指出城市婦女工作任務主要是發動和組織婦女參加適合于城市經濟建設的各種生產事業,農村婦女工作仍遵循“四八決定”提出的方針任務,動員和組織婦女參加生產,同時注意保護婦女特殊利益。在婦女工作對象上,規定應以先進階級的女工為主,團結其他勞動婦女,爭取女知識分子及其他各階層婦女。
(本文來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婦女運動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