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上午,汕頭市濠江區舉行2022年“普惠金融戶戶通”推進大會暨簽約儀式,與汕頭海灣農商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協議在未來3年內,汕頭海灣農商銀行為濠江區投放不少于10億元的信貸資金。汕頭市副市長彭聰恩、濠江區委書記李飛、汕頭市政府副秘書長賴恒輝出席活動。濠江區委副書記、區長黃鵬偉主持活動。
▌搭建“政務+金融”農村普惠金融平臺
近年來,濠江區始終把金融助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持續優化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脫貧人口小額信貸、駐鎮幫鎮扶村、聯農帶農工程中的金融支撐,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為金融機構特別是農商行創造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圍繞打造全省鄉村振興樣板的目標,濠江區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挖掘特色突出、帶動力強的精細農業新動力,諸如東隴、東湖等社區鄉村風貌有了巨大變化,在產業發展方面加快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當天活動上,還舉行“整村授信”集中簽約儀式,汕頭海灣農商銀行河浦支行與濱海街道東隴社區居民委員會,汕頭海灣農商銀行達濠支行與廣澳街道東湖社區居民委員會,汕頭海灣農商銀行礐石支行與礐石街道紅星社區居民委員會分別簽約,3個社區共獲得1.59億元授信額度。
其中,東湖社區授信額度達到1億元。“這將為社區50戶農戶解決1000萬融資難題,用于菊花產業園打造,推進菊花種植產業上規模、出效益。”東湖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榮任說道。
此次濠江與金融機構簽約授信,將搭建起“政務+金融”農村普惠金融平臺,為濠江區未來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動濠江加快打造港城融合示范區。李飛表示,濠江區將專班推進、乘勢而上,引導金融資源高效配置,促進政銀農深度合作,推動協議落地,加快健全“政務服務村村通、金融服務戶戶通”發展格局,奮力打造“普惠金融戶戶通”工程的濠江新標桿。
▌搭建“政務+金融”農村普惠金融平臺
據悉,自去年汕頭市印發《推進“鄉村振興之普惠金融戶戶通”工作實施方案》后,汕頭市領導親自掛帥推動,在全市范圍推廣“戶戶通”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粵智助”政府服務自助機累計投放1090臺,全市村居覆蓋率100%;派駐“鄉村金融特派員”634名,全市村居覆蓋率100%;與汕頭轄內44個鎮(街道)、829個村(居委)完成黨建共建結對工作;個人建檔累計28.9萬戶,個體工商戶及企業建檔累計8.9萬戶;為331個村(居委)授予“信用村”牌匾,整村預授信累計21億元;“三資”平臺鎮(街道)已開戶數30個,簽約戶數610個。
據汕頭海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江伍湖介紹,去年以來,汕頭海灣農村商業銀行向濠江區投放了60多臺“粵智助”政務服務一體機,實現了村居全覆蓋,為基層群眾帶來了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務服務。該行還在濠江區先試先行,已與全區60個村居黨組織結對共建,農戶建檔近5000戶,整村授信戶超3萬個,整村預授信額超3億元,為高效推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季度和到4月份全市貸款的平均增幅創新高從13.5%到14.5%,創近年新高,貸款加權利率水平呈現下降趨勢。”汕頭市金融工作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這是汕頭金融系統創新思路、多管齊下,合力共贏,雙贏推動發展的結果。接下來,金融局將繼續會同各有關部門,通過加強政策落實、多元供給、產品創新、服務配套等重點工作,破解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難點、堵點,更好支持縣域和三農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時,推動“普惠金融戶戶通”全面推廣應用,進一步優化農村信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