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日,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產業項目開工簽約大會在濠江區海上風電創新產業園舉辦。市委書記溫湛濱出席大會并致辭。市長曾風保主持大會。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項天保,市政協主席邱奕輝,市委副書記、秘書長賴小衛等出席活動。
溫湛濱指出,這次會議的舉辦十分及時、意義重大,是汕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部署,勃發開局之氣象、提振開局之勢頭、展示開局之作為,以實干實績助推現代化建設新跨越的具體行動,標志著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熱潮的序幕正式拉開,更加堅定我們沿著“工業立市、產業強市”這條高質量發展之路闊步前進的信心決心。全市各級各部門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一刻不耽誤地埋頭苦干,全力確保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全力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落實,把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大地的“實景畫”。
溫湛濱代表汕頭市委、市政府,向此次產業項目的簽約開工表示熱烈祝賀,向奮戰在項目一線的建設者們以及關心、支持我市風電項目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我市發展海上風電產業具有絕佳稟賦和扎實基礎,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正當其時、恰逢其勢,初步呈現出喜人的發展態勢,未來必將成為演繹高質量發展的精彩舞臺。當前,我市正圍繞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全力推動6000萬千瓦海上風電資源開發,加快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積極構建“1+3+3”海上風電生態體系,打造服務全球的海上風電產業新城,使汕頭逐步成為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的根據地和國際海上風電技術創新的策源地。希望各風電企業同心同德、攜手并進,積極投身汕頭海上風電發展事業,讓“汕頭風能”這張名片在全國乃至全球風能領域出新出彩。市委、市政府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提供便利條件、創造良好環境,讓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成為綠色發展的強勁引擎,奮力把汕頭經濟特區辦得更好、辦得水平更高。
本次大會簽約的綜合性項目共5個,主要涉及海上風電母港、海工裝備產業園、海上風電集中送出工程、“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上風電+金融”等合作事項,規模約300億元。大會還舉行了開工儀式,共有8個創新型產業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額約52億元,預計達產后年產值142億元。
會上,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聯合體正式宣告成立。該聯合體是由落戶汕頭的開發投資、裝備制造、施工總承包和檢測認證等龍頭企業組成的產業聯盟,是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的主力軍,未來將充分發揮資源、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優勢,推動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加快建設。
市領導許宏華、林錫波、陳嚴,世界風能協會副主席、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相關國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及能源企業代表參加大會。
濠江:汕頭海上風電發展“主陣地”
大會云集了金風科技、中車永濟、德力佳、中材科技、北京鑒衡、華潤電力、京能集團等國內海上風電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及能源企業,為海上風電母港、“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廣東省臨海試驗基地項目等一批海上風電產業關鍵環節重點項目舉辦了集中簽約開工儀式,正式拉開了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熱潮!
總投資約45億元的“四個一體化”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園項目是本次開工活動的重頭戲。該項目落戶于濠江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由金風科技、德力佳、中車永濟、中材科技、北京鑒衡等國內海上風電龍頭企業聯合京能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按照研發設計一體化、工藝流程一體化、生產制造一體化及檢驗檢測一體化(即統稱為“四個一體化”)的創新理念,打造海上風電裝備協同生產基地,為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創新性建設提供重要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鑒衡計劃建設35MW級六自由度全功率加載試驗平臺是目前國際上功率等級最高、技術最先進的風電機艙綜合實驗平臺,將為海上風電生產、測試及消納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撐,有助于將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打造為國際海上風電創新策源地。
另外一個落戶濠江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的開工項目同樣令人振奮,總投資約4億元的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項目是國際風電創新港的創新性、基礎性項目。該項目按照“全國最好、國際領先”的標準建設陸上風電試驗基地,通過建設4個風機測試機位、試驗樓以及測風塔,打造海上風電新機型集中認證檢測服務平臺與公共試驗平臺,重點解決海上大兆瓦風電機組缺乏整機及涉網相關測試場地的世界性行業性難題,建成后單機測試容量可達24MW,將是世界單機測試容量最大的陸上風電試驗基地。
作為汕頭海上風電發展的“主陣地”,濠江區接下來將堅持制造業當家,錨定“產業強區”路徑,聚力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將服務好汕頭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全力做大做強海上風電產業,助推濠江高質量發展。